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案件快报 -> 案件快报

自己的手机被别人借款了,该怎么办?

  发布时间:2025-07-03 17:40:58


自己的手机被别人借了款,收到法院的诉状,该怎么办?且看近日西平法院受理的一起金融借款纠纷案件。

基本案情

武某曾于2019年、2022年两次在某小额贷款公司借款,两次借款均由陈某帮忙操作。武某用于借款的手机一直存放于陈某处由陈某代为偿还借款本息,借款本息清偿完毕后,武某未及时取回手机,后陈某联系不上。2025年4月1日,某小额贷款公司以武某于2023年在网上申请借款未还为由向法院起诉,要求武某偿还贷款本金179968.82元及相应利息。武某辩称其对涉诉借款毫不知情,怀疑是其朋友陈某冒用其名义贷款。

法院审理

法院经审理查明,案涉借款合同为电子签章,案涉借款受托支付给了第三方某电动车销售公司。案件审理过程中,本院要求原告某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电子签章数字证书签名验证报告、人脸识别图像及被告武某贷款流程记录,但原告均未能提供。本案中,原告某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专业机构,负有更严格的举证义务。原告不能提供电子签章数字证书签名验证报告、人脸识别图像及案涉贷款流程记录,现有证据无法证明其与被告武某之间存在金融借款合同关系,应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。后经法院协调,原告主动撤回起诉。

法官提醒

在数字时代,个人信息与财产安全高度融合。公民既需谨慎管理个人设备,金融机构亦须尽到审核义务。本案中,武某过于相信陈某,将自己的手机交由陈某保管,造成自己信息泄露,导致自己陷入金融纠纷中,给大家以警醒,在日常生活中,要增强防范意识,保护好个人信息,确有贷款必要时,要审慎选择正规金融机构,避免因个人信息泄露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同时,网络贷款虽然凭借着快捷便利、低门槛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人群的短期资金需求,但也应恪守规则,完善风控体系,杜绝“重形式审核、轻实质风控”的漏洞,避免将技术便利性凌驾于交易安全之上。

责任编辑:政治部    


关闭窗口

您是第 7916176 位访客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